Tag Archives: 束縛帶

在診間還是候診區等?

在牙科臨床上,有時面對孩童年紀較小,不得不使用束縛帶( 小棉被 ) 的時候,家長待在診間比較好呢?還是在候診室? 有些兒童牙科醫師會要求家長不能在診間 ( 其實在國外都是如此 ),以免妨礙治療的進行,有些醫師則沒有硬性規定。 其實家長在診間是會影響醫師治療的進行。早期在國外有因家長過分擔憂而造成昏厥的情況;在國內也有家長因無法忍受小孩受苦,將治療一半的孩童強行抱走;也有家長在診間看著小孩治療時,一邊看一邊掉眼淚;也有家長拿著錄影機貼著醫師,猶如檢查官一路搜證;也有家長太緊張了,當起了主治醫師,指揮著"實習醫師"做這個,做那個…….千奇百怪的情況都有。其實這些都只是延遲治療的進行,對治療而言並沒有幫助的。很多小孩哭鬧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家長不在了,痛覺神經也麻痹了,很多小朋友後來就不哭了,甚至睡著了。 以筆者的經驗,若家長覺得在診間對孩童有情緒安定的作用,我會建議家長在裏面無妨,但在裏面只當一個安靜的旁觀者;若家長不管在診間還是候診室,小孩都會哭得唏嚦嘩啦,筆者會建議家長在外面等。若家長不放心,我們診間的門有大片的玻璃,家長可窺見裏面小孩的情況。 話雖如此,有些家長雖然知道自己的小孩會哭,還是堅持在診間,基本上我們也沒有反對。 倒是遇見過幾個小朋友在治療後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破口大駡爸爸或媽媽,或阿公,阿媽,” 我剛叫了您們那麼久,您們為什麼都不理我……"。 所以,爸爸,媽媽,阿公和阿媽還是當白臉,在外面等就好了,等小孩出來後多給些讚美和鼓勵,黑臉給醫師當就好。

Posted in 兒童牙科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再談舒眠牙醫

最近很多家長詢問有關 舒眠牙醫/舒眠麻醉 方面的問題。其實舒眠牙醫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多,面對年紀比較小的孩童,比較緊張, 無法配合的小朋友,或者是容易緊張或對看牙恐懼的青少年,成年人,醫師會建議在舒眠麻醉的情況下來完成牙科的治療。 舒眠麻醉是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給患者鎮靜類的藥物,讓患者進入深沈的睡眠狀態,以利牙科治療的進行。在治療其間還是必須給局部麻醉的藥物,一則可以減少出血的情況,維持操作區視野乾淨;一則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舒適感,減少鎮靜藥物的使用。 面對無法合作或無法溝通的幼童,進行牙科治療其實對醫師和護理人員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通常醫師會建議用束縛帶或舒眠麻醉來輔助治療。之前在媒體上常可以看到因事前的溝通不足,束縛帶的使用造成醫病關係的緊張。其實,束縛帶的使用是不得不的選擇,是兩權相害取其輕下的選擇. 在沒有束縛帶的情形下,勉強治療,治療效果不佳,治療的時間可能拖得更久,孩童也容易因此而受傷。雖然用了束縛帶,治療期間孩童還是會哭哭啼啼,但相較而言,孩童是比較安全的。 以筆者的經驗, 其實不太喜歡用束縛帶. 遇到可以理解的家長,看著他們滿心愧疚,滿心期盼的望著孩子接受辛苦的治療,會質疑到底是不是做錯事, 難道沒有更好的選擇?  若遇到無法諒解的家長則把醫護人員看成是儈子手,趁火打劫的屠夫。 拜醫學進步之賜,現在有舒眠麻醉可以幫助治療,在國內可能礙於觀念和費用,尚未普及。一般家長最在意的是風險的問題。筆者不諱言有風險的存在( 就算用束縛帶治療,也有其風險存在)。但可曾說因畏懼麻醉的風險而拒絕肓腸炎的手術,或畏懼麻醉的風險拒絕心臟繞道手術/心臟支架手術,或畏懼鎮靜藥物的風險,拒絕腦波,MRT 的檢查 或 腸/胃 內視鏡的檢查?  牙科的治療並不會比這些手術或理學檢查來得簡單,而其風險為何在此被單獨放大, 著實令人不解。其實,這是觀念的問題。 以筆者的觀察,在無法合作孩童的牙科治療裏,舒眠麻醉在未來會伴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十年後,有一天回過頭來或許會發現, 用束縛帶來幫助不合作或無法合作的孩童做牙科治療是多麼熱血的一件事。

Posted in 兒童牙科, 鎮靜麻醉 | Tagged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容易嘔吐孩童的牙科治療 Gagging Reflex

最近有許多容易嘔吐的小朋友前來牙科求診,主訴多半是蛀牙在一般牙科無法治療;器械一放進囗內就想吐。詳細詢問家長多半可以發現孩童在刷牙的時候,牙刷放到比較後面的位置孩童也會有類似的反應。在醫學上我們稱嘔吐反射(gagging reflex)比較明顯,這的確會造成孩童看牙的困擾。 A.鑑別診斷:首先我們要確定gagging reflex 是真的還是假的。有的孩童會假裝嘔吐來逃避牙科的治療,就如同烏賊一樣,成功騙過一兩位牙醫師後,就以此為護身符。若孩童是假裝的,醫護人員會以和緩的語氣但堅強的態度讓孩童知道假裝是無效的–通常這需花一點時間,所以請約下午的門診。若是孩童真的嘔吐反射較明顯,醫師處理的方向大致如下: B.兒童牙科醫師可以做的:  –Distraction(轉移注意力):讓孩童邊看電視邊治療牙齒 / 講故事,唱歌給小孩聽 / 請小孩邊治療牙齒邊把腳舉高、、、以上這些方式都是用來轉移小朋友的注意力,以便牙科治療可以順利進行。  –Physical Restraint / Papoose Board(束縛帶):若孩童會躁動,反抗,難以進行牙科治療,則會建議使用束縛帶,一方面可以保護小朋友,一方面可以讓牙科工作順利進行。很多孩童一使用束縛帶就安靜了,可能是束縛帶給予安全穩定的感覺(詳見-束縛帶-papoose board的使用);可能是孩童覺得反抗也沒有效,反正不會痛就好好接受治療. 當然有許多家長會舉手反對,這違背孩童的意志,孩童的心靈會受創,這就見仁見智。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用 全身麻醉 / 舒眠麻醉。 –全身麻醉 / 舒眠麻醉: 顧名思義就是用藥物的方式讓孩童處於深沈的睡眠狀態或肢體無法行動、無意識的狀態來進行牙科的治療,全程有熟練的麻醉科專科醫師負責監控孩童的vital sign ( 詳見-舒眠麻醉), 讓牙科治療得以順利進行. C.家長可以做的: -NPO,禁食:看牙科前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若是要做舒眠麻醉則六個小時-連水都不可以。以免治療其間因嘔吐物阻塞氣管造成危險,或嘔吐物中斷牙科的治療。

Posted in 兒童牙科, 鎮靜麻醉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不合作小朋友的牙科治療

      不合作小朋友的牙科治療方式基本上可分為非藥物和藥物的方式。 A.非藥物的方式主要有TSD (TeIl-Show-Do)和papoose board(小棉被).⑴TSD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小朋友慢慢熟悉牙科的器具,減少小朋友的恐懼感,再從最簡單的牙科治療ex:潔牙,塗氟,溝隙封填,補牙……..拔牙.循序進行. 但年紀太小的小朋友和極度恐懼的小朋友這招不一定有效; 需緊急處理的小朋友這招也遠水救不了近火.⑵ papoose board(physical restraint)是指小朋友在極度不合作或歇斯底理時以小棉被固定來施行牙科治療.papoose board是正統醫療使用的一種術式,也是日常生活使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一種處理方式. 早期印地安人帶著嬰兒爬山涉水就是將小朋友用束縛帶包著帶著走,一則可提供小朋友安全感,一則可避免小朋友亂動;登山客在深山裏受傷也是用束縛帶綁著由山友或直昇机運送。在急診室裏小朋友額頭受傷 (小傷口),無法配合縫合,也是由家長幫忙固定,或用束縛帶固定,由醫師來縫合. 具爭議性的是有人認為如此違反小朋友的意志;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child abuse,以上述的例子,還是家長會選擇禁食六到八小時之後再做全身麻醉或鎮靜麻醉再予以傷口縫合? 這就見人見智.  

Posted in 兒童牙科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