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Meta
Categories
Tag Archives: 開咬
幼兒時期(0-3歳)應注意的矯正相關事項
出生牙 嬰兒在出生時是沒有牙齒的,大約在6至8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長的牙齒是乳齒。乳齒有20顆,平均約在兩歲半時全部萌出。有一些異常是在出生時就有牙齒叫做出生牙(Natal Tooth),有些是在出生後一個月內萌發,叫做新生牙(Neonatal Tooth),大多出現在下顎前牙區。這新長的牙齒有些只是口腔內的鈣化組織,並非是完整的牙齒結構;有些則是提早萌發的乳齒。這類異常可能會影響哺乳,如果有這種情況,是否應該拔除,可請兒童牙科醫師做更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安撫奶嘴 嬰兒剛出生時為了滿足口慾,我們會使用安撫奶嘴。但是隨著小朋友慢慢長大、長牙、吃副食品,父母建立小朋友的安全感後,可以找適當時機將安撫奶嘴戒掉。臨床上,和父母討論戒奶嘴問題時,時常聽到:「沒有奶嘴睡不著!」、「請醫師跟小朋友講,他最聽醫師的話了!」等等回答。這其實是父母不願面對問題、推卸責任的說法,反應的是父母對安撫奶嘴的依賴,請不要把安撫奶嘴當成讓小朋友停止哭鬧的萬靈丹。過度使用安撫奶嘴會影響牙齒位置與顎骨發育,影響程度與使用時間長短,吸吮的強度與頻率有關,可能會造成前牙開咬、暴牙,這問題大多會隨著奶嘴的戒除而慢慢自動改善,建議在三到三歲半前將安撫奶嘴戒除。 舌繫帶的問題 舌繫帶為舌頭底下連接口底的一片薄膜,太緊或太厚的舌繫帶會限制舌頭的活動範圍,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嬰兒哺乳、學習發音、吞嚥時舌頂上顎等等動作,嚴重的舌繫帶粘連可以施予舌繫帶切除手術改善。如果家長懷疑小朋友有舌繫帶問題,請找牙醫師做更進一步診斷。
開咬的治療
前牙開咬的定義為上下門齒無垂直覆蓋 ( overbite ),盛行率約為3~5%。它是治療難度較高的咬合不正類型之一,而且治療的後復發比例也較高。 開咬的分類: 1. 齒性開咬:顱顏比例正常,但門齒前傾,門齒垂直萌發不足,開咬通常只局限於門齒區。 2. 骨性開咬:下顏面垂直高度較長, 下顎平面角較大,上顎平面角前方上翹,上或下臼齒齒槽骨垂直高度較長 。 成因: 不良的習慣:比如吸手指頭,奶嘴;舌頭過大或位置前突;不正常的顔面生長:比如後顏面骨骼垂直生長過度;長期鼻阻塞與口呼吸;咀嚼肌力量不足;病理性因素:比如退化關節炎的患者. 治療方法: 1.齒列矯正治療:適用於齒性開咬或輕微的骨性開咬 使用的機制:包括拔牙矯正、合併骨釘使用將臼齒內壓、舌柵、垂直拉力,頭帽裝置⋯等。 2.正顎手術治療:用外科手術的方式縮短過長的顏面比例與垂直齒槽骨高度,改善咬合與外觀。 以左邊的案例:患者的主訴是牙齒排列不整齊,以及開咬,和許多殘根。 我們的治療計劃是拔 右上側門牙,左上第一大臼齒,右下第一大臼齒,左下第一大臼齒,並合并骨釘,來移動牙齒,治療的時間約兩年。從治療後的結果,可以發現原本的開咬獲得明顯的改善。
Posted in 齒顎矯正
Tagged Class 1, First molar extraction, Open bite, orhtodontics, 小太陽, 拔牙, 拔除, 第一大臼齒, 開咬, 骨釘, 齒顎矯正
Leave a comment
開咬的矯正治療
前幾天聽了一場大師級的演講,演講的主題是open bite correction,。在矯正的cases 中,Open bite 和Class 3 是最難處理。特別是Open bite, finish 不是難事,但要維持治療後的穩定,則相當不容易,總覺得有一部分的cases, 似乎有一隻莫名的原因又讓它relapse. 至於原因為何,學界總是眾説紛芸,莫終一是。 講者主要分析造成 open bite 的原因和用tongue spurt 來治療 Open bite 的可行性。早在十年前在期刊上就看到用Tongue spurt 來治療open bite 的案例,但個人覺得那種裝置對孩童來說是一種懲罰,ㄧ種酷刑,況且改open bite 的裝置那麼多種,為何非用 spurts 不可。但經由 Dr.Roberto Justus 藉由大量的文獻和臨床案例娓娓道來,讓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做更進一步的釐清。 以下謹以條列式來呈現。 ㄧ,以往認為Hyperdivergency 是造成open bite 的主因,的確很多open bite 伴隨著hyperdivergency … Continue reading